推荐新闻
【概要描述】淡明资本正抓住港股历史性低估窗口🍊💝💝。上海头部券商分析师姚怡静指出:“港股目前蕴含的机遇是...
【概要描述】淡明资本正抓住港股历史性低估窗口🍊💝💝。上海头部券商分析师姚怡静指出:“港股目前蕴含的机遇是...
陈健玮: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港股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并显著低于美国市场。根据彭博数据,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1倍,预测市净率为1.2倍,预测股息率达3.2%,其中,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普遍超5%。相较于A股,恒生A/H溢价指数约为130点,显示港股估值优势仍存。中长期来看,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正重塑港股估值体系,定价权逐步转移,未来A/H价差有望收窄。此外,创新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推动国际投资者重估港股科技龙头的长期价值。
在先锋集团,去年超过 80% 的 401(k)账户参与者使用了目标日期基金。2024 年约三分之二的缴费都流入了这些基金,这一比例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事实上,约 70% 的目标日期基金投资者将其全部账户资金都投入了单一的目标日期基金。这一比例高于 2022 年的 60%,是 2013 年的两倍多。
战略上,去年10月以来震荡市的特征有:估值位置偏低、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各类主题机会活跃,与2013年至2014年中和2019年的震荡市类似,后续有望迎来全面牛市。但战术层面,对比之前震荡市升级为全面牛市临界点(2014年7月和2020年7月)的催化因素,现在宏观高频数据和新增政策的催化并不明显,突破前可能还需要震荡一段时间。2014年7月突破后的牛市,事后来看并不是盈利的牛市。但在指数刚突破的2014年7月,经济指标出现了连续多个月的持续反弹,比如2014年4月至7月的PMI持续反弹。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2014年二季度,房地产政策明显转向积极,全国各地放开限购。2020年7月突破后形成的牛市,是盈利很强的牛市,2018年至2019年是上市公司ROE下降期,2020年疫情冲击的一季度是盈利阶段性低点,二季度开始盈利快速上行。对应的宏观指标(比如PMI)也从2020年疫情后持续上行。
6月股票市场可跟踪资金净流入,各类增量资金相对均衡。资金供给端,新发偏股基金规模继续扩大;市场震荡上行,ETF净赎回规模收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改善,融资资金净流入规模扩大。资金需求端,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扩大;IPO发行规模小幅回落,再融资规模持平前期,资金需求规模低位稳定。6月主力增量资金方面,各类增量资金相对均衡。
这不仅仅发生在石油市场。布里奇顿研究集团(Bridgeton Research Group LLC)的数据显示,在上周二,欧洲天然气市场中,追随趋势的商品交易顾问(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从 9% 的净多头转为 18% 的净空头。这些算法往往会加剧市场波动,让有实际敞口的交易员更难应对市场。
报告指出,黄金明年将表现亮眼,预计其出口收入将达 560 亿澳元,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出口商品,仅次于铁矿石和液化天然气,其产量和价格均有望上涨。